習近平總書記在新疆大學考察調研時強調,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要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要突出優勢特色,打造高水平師資隊伍,提升科研創新能力,推動新疆大學“雙一流”建設不斷邁上新臺階。希望同學們做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中華民族努力奮斗的一代青年。邊疆民族地區發展事關國家發展的整體水平,邊疆民族地區教育、科技、人才事業事關我國高質量發展和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局。邊疆民族地區高校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與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扎實推進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為國家興旺、民族團結和邊疆穩固貢獻力量。
以深化改革為動力,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邊疆民族地區高校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必須牢牢把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始終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要堅持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扎實做好高校系統黨建工作,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的凝聚作用和廣大師生黨員的示范作用,推動黨和國家教育方針政策貫徹落實。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增強各族師生投身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自覺性、主動性和使命感、責任感。
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推動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要主動對接國家高等教育戰略布局,用好國家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教育發展的政策支持,完善對口支援和合作共建機制,全面加強雙向協作、深度交融,不斷推動邊疆民族地區高等教育“質”與“量”雙提升。要推動“雙一流”建設不斷邁上新臺階,全面提升邊疆民族地區高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能力。
以國家戰略為導向,持續提升科技創新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式現代化要靠科技現代化作支撐,實現高質量發展要靠科技創新培育新動能。”邊疆民族地區高校要積極融入和主動服務國家新發展格局,立足資源、區位和生態等優勢,堅持以科技創新需求為牽引,優化學科設置,切實提高人才自主培養水平和質量。
以國家戰略需求牽引為導向,不斷優化學科布局。近年來,邊疆民族地區各省份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根據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中的戰略定位,明確了地區發展的重點任務和戰略規劃。例如,新疆提出加快打造以油氣生產加工、煤炭煤電煤化工、綠色礦業等“九大產業集群”為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邊疆民族地區高校要立足本地實際和發展需要,超常布局急需學科專業,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建設,調整優化學科專業結構,不斷提升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邊疆實踐的能力。
以高水平師資隊伍建設為基礎,不斷提升創新能力。要著力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和科學家精神,引導廣大教師胸懷“國之大者”,把教育科研成果轉化為科技報國的生動實踐。要著力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建立健全以教師專業成長為主線的培訓體系,完善現代教師管理制度,努力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
以人才培養為中心,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邊疆民族地區高校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培養愛國愛疆、擔當奉獻的時代新人。
構建“大思政課”育人格局。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作用不可替代。邊疆民族地區高校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大思政課”建設的首要任務,充分挖掘紅色資源,用黨領導各族人民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光輝歷程來鼓舞人,用黨領導邊疆民族地區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成就來激勵人,用黨領導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光明前景來凝聚人。同時,要積極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構建一流人才自主培養體系。人才培養質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線,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著力謀劃和推進高校教育教學配套機制建設,構建一流人才自主培養體系。要優化人才培養方案,緊盯國家戰略需求和邊疆民族地區發展實際,科學調整課程比例,優化教學內容,科學選用教材,探索開放式、研討式、互動式課堂教學,構建厚基礎、寬口徑、通專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要踐行知行合一理念,面向邊疆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興疆固邊實踐,加強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引導支持學生面向前沿尖端、強化交叉復合,在實踐中增強創新精神、提升創造能力。要教育引導學生不負時代、不負韶華,做熱愛邊疆、建設邊疆、守護邊疆、奉獻邊疆的生力軍,為黨和國家培養靠得住、留得下、用得好的各民族興疆固邊優秀人才。
(作者系新疆大學黨委書記、教授)
(來源:《中國教育報》)
關注微信公眾號了解更多內容!
立即掃描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