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教育局
成都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聯合制定的《成都市教育領域
大規模設備更新專項行動方案》
(以下簡稱《方案》)
日前正式印發
結合教育系統實際
對重點任務進行了明確
《方案》提出的目標是,到2027年,全市教育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25%以上。市屬高校、職業院校(技工院校)和基礎教育學校老舊教學儀器、科研設備、實驗實訓設備、安全設備、數字校園設備等得到顯著改造提升,特色實驗教學空間和功能室建設得到系統加強,教育裝備標準化、信息化、現代化水平明顯提升,基本建成與經濟社會發展、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相適應的設施設備支撐體系。具體將從三個方面著手。
保障校園安全——消防等設施設備升級優先安排
堅持以人為本,《方案》明確要把保障校園安全作為設施設備更新升級的剛性任務,優先安排更新升級。更新安全基礎設施,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各級各類學校、幼兒園全面檢修并改造升級校內供水、供電、燃氣、消防、通風、污水管網等基礎設施,夯實校園安全運行基礎。提升設備安全性能,全面開展教育教學、后勤管理等設施設備安全排查,深入排查體育設施、食堂設施、實驗教學設施、學生宿舍設施、標準化考點設施、老舊電梯等超年限使用、性能老化等安全隱患并推動更新升級。建設智能安防設備,推進落實校園重要點位的安防監控全覆蓋,支持有條件的區(市)縣、學校運用AI信息技術開展智能視頻識別、自動事件預警等新一代安防設備升級。
依據標準規范——做好學科教學裝備配備保障
《方案》明確將依據《四川省中小學教育技術裝備標準》等標準規范,做好教育裝備配備保障和更新升級。推進學科教學裝備配備,落實學科教學裝備配置標準,保質保量開展計算機教室、通用技術教室、音樂舞蹈教室、美術書法教室、勞動實踐教室、心理咨詢室、生涯規劃室、體質測試室等設備設施配備,滿足學科教學要求。推進實驗實訓裝備配備,發揮實驗實訓在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推動職業院校實訓設備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推動中小學校科學、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等通用技術實驗室儀器設備及木質設施更新,確保開齊開足開好實驗實訓教學。
同時,推進學校通用裝備配備,推進專用教室(場所)視覺環境改造,有計劃淘汰更新不符合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的學生課桌椅,及時淘汰更新超期服役、功能不足的計算機、多媒體等設施設備,按標準更新教師辦公、圖書館等設施設備,常態化開展圖書剔舊更新。推動新建(改擴建)中小學校儀器設備配置和綜合高中教學設備補充。
依托設備更新——加快提升學校辦學條件和品質
《方案》明確將依托大規模設備更新加快提升學校辦學條件和品質。加大教育數字化投入力度,落實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要求,推動校園物理空間與網絡空間一體化建設,圍繞校園環境互聯互通、智慧教育教學、智慧校園管理、網絡安全等領域,支持區域和學校基于實際需求開展教育城域專網及校園網、數字教學終端、智能教學助手、教學評價工具、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多功能智慧教室等設施設備和應用系統配套建設,推動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AR、VR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
支持市屬高校建設虛擬仿真實訓基地。發展新型校園空間,支持學校結合學情、教情,配備綜合實驗室、科創實驗室、跨學科實驗室、數字學科實驗室等,為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強化創新人才培養提供保障。升級先進科研設備,聚焦“雙進位”(排名進位、“雙高”進位),推動市屬高校、職業院校(技工院校)更新置換先進教學及科研技術設備,加強重點專業、新辦專業、特色領域等教學設備建設,并在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試量產中心、分析測試中心、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及大型教學科研基地中推進設備更新換代。更新科學教育設備,鼓勵國家級科學教育實驗區和實驗校、國家級人工智能試點基地學校等結合實際率先配備特色設施設備,并支持有條件和有需求的區域及學校借鑒經驗、有序建設。
此外,《方案》還提到支持學校結合實際發展“學生午間躺睡”“多功能可變教室”等應用場景,支撐校園空間新變革。
關注微信公眾號了解更多內容!
立即掃描二維碼關注